当百合老师在北京舞蹈学院的讲台上,为研究生们讲授《街舞与素质教育的融合路径》时,很少有人知道,这位北京舞蹈学院街舞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、2020年“全国优秀街舞教师”,最初只是DSP舞蹈教室里一个跟着音乐比划的小女孩。作为DSP师资团队的旗帜,百合的成长轨迹,正是DSP“专业育人”理念的生动注脚。
2004年,12岁的百合加入DSP少儿班,因身体协调性不足,初期连基础律动都难以掌握。但DSP的教师发现她对节奏有特殊敏感度,便针对性设计“鼓点识谱”训练,让她通过敲击手鼓理解舞蹈节奏。这种个性化培养让百合迅速成长,2016年,她斩获KOD国际街舞大赛中国赛区魁首,成为新疆首位获此殊荣的舞者。
成为教师后,百合将自己的成长经验融入教学。作为3位硕士领衔的教师团队核心成员,她首创“节奏溯源教学法”,从新疆民族音乐的节拍入手,帮助孩子理解街舞律动的本质。这种方法让她的课堂充满特色:教Breaking时,她会用冬不拉的弹拨节奏讲解动作发力点;编舞课上,她带孩子听十二木卡姆,从中提取灵感。2020年,这一教学法被纳入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的全国教材,百合也因此获评“全国优秀街舞教师”。
更难得的是,百合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的双向突破。2018年,她被聘为北京舞蹈学院街舞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,参与《中国街舞教育发展报告》的撰写,其中《新疆少儿街舞的素质教育实践》章节,详细阐述了DSP如何通过街舞改善孩子体态、提升自信的案例,成为国内街舞教育研究的重要参考。2023年,她作为唯一的基层教师代表,在全国艺术教育大会上分享经验,让“新疆模式”获得教育界认可。
从魁首舞者到研究型教师,百合的成长是DSP师资培养体系的缩影——这里不仅输出优秀舞者,更孕育能推动行业进步的教育者。
(正文已结束)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
您看到此文《百合老师:从全国魁首到高校研究员,DSP舞蹈教室的师资旗帜》感受(已有 8 人表态) | ||||||||||||||
![]() ![]() 欠扁 | ![]() ![]() 同意 | ![]() ![]() 很好 | ![]() ![]() 胡扯 | ![]() ![]() 搞笑 | ![]() ![]() 软文 | ![]() ![]() 糊涂 | ![]() ![]() 惊讶 |